家乡的端午节,总是充满着浓郁的节日氛围。每当临近这个传统佳节,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独特的气息,让我满心欢喜又满怀期待。
端午前夕,大街小巷就已热闹非凡。大人们忙着采购各种过节的物品,孩子们则兴奋地穿梭其中,好奇地张望着摊位上琳琅满目的艾草、菖蒲,还有那一串串色彩斑斓的香囊。我总会拉着妈妈的手,在各个摊位前流连,被那些精巧的小物件深深吸引。妈妈总会耐心地给我讲解着每一样物品的寓意,告诉我艾草和菖蒲挂在门上可以驱邪避灾,香囊则能保佑平安健康。我睁大眼睛,似懂非懂地点着头,心里却早已种下了对端午节的喜爱。
到了端午节当天,天还没亮,奶奶就已经在厨房里忙碌起来了。那熟悉的粽叶清香,随着阵阵炊烟飘散开来,钻进我的鼻子里,瞬间唤醒了我身体里每一个快乐的细胞。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,冲进厨房,想要看看奶奶又准备了什么美味。只见奶奶熟练地拿起一片粽叶,轻轻一卷,便成了一个小巧的圆锥筒。她往里面装上糯米、红枣、五花肉等馅料,再用粽叶细心地包裹起来,最后用一根五彩的丝线紧紧系住。不一会儿,一个棱角分明、香气四溢的粽子就诞生了。我看得入了迷,也忍不住学着奶奶的样子包起来。可是,我笨手笨脚的,不是粽叶破了,就是馅料漏了,逗得奶奶哈哈大笑。在奶奶的耐心指导下,我终于包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粽子,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。
包完粽子,奶奶把它们放进锅里,用小火慢慢煮着。我则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,时不时地揭开锅盖,闻闻那越来越浓郁的粽香。终于,粽子煮好了,奶奶捞出几个放在碗里,递给我。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,热气腾腾的粽子散发着诱人的光泽。我咬上一口,软糯的糯米、香甜的红枣和肥而不腻的五花肉在口中交融,那滋味简直妙不可言。我狼吞虎咽地吃着,奶奶在一旁慈爱地看着我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吃完粽子,按照家乡的习俗,我们还要佩戴香囊。妈妈早就为我准备好了一个精美的香囊,上面绣着一只可爱的小老虎。据说,端午节佩戴香囊可以驱虫辟邪,还能带来好运。我小心翼翼地把香囊挂在脖子上,顿时觉得自己充满了活力。走在大街上,看着周围的小伙伴们都戴着各式各样的香囊,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。
午后,阳光变得格外灿烂。大人们会带着孩子们去河边观看赛龙舟。河边早已人山人海,热闹非凡。只见一条条色彩鲜艳的龙舟整齐地排列在水面上,船头的鼓手们用力地敲打着大鼓,节奏激昂,仿佛在为龙舟助威。随着一声令下,龙舟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。划船的选手们齐心协力,奋力划桨,龙舟在水面上飞速前进,溅起一朵朵洁白的水花。两岸的观众们欢呼雀跃,呐喊声、加油声此起彼伏。我也跟着人群一起呐喊助威,被现场热烈的气氛感染得热血沸腾。那一刻,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乡端午节的与活力。
傍晚时分,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,给整个村庄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。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吃着丰盛的晚餐,谈论着一天的趣事。这时,妈妈会在门口插上艾草和菖蒲,说是可以驱赶蚊虫。我静静地看着那翠绿的艾草和菖蒲,心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。
家乡的端午节,不仅有美味的粽子、精美的香囊和精彩的赛龙舟,更有浓浓的亲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线,将我和家乡紧紧相连,让我无论走到哪里,都不会忘记这份独特的节日记忆和家乡的味道。我爱家乡的端午节,更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。